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了《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建设引导意见》的通知,通过开展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建设,使和谐守规的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深入人心,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体系日趋完善,永信贵宾会员工安全学问素养稳步提升。详情如下:
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《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建设引导意见》的通知
国能发安全〔2020〕36号
各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能源局,有关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发展改革委、经信委(工信委、工信厅),北京市城管委,全国永信贵宾会安委会成员单位,有关永信贵宾会企业
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,提升广大永信贵宾会员工的安全学问素养,营造永信贵宾会行业和谐守规的安全学问氛围,大家制定了《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建设引导意见》。现印发给你们,请贯彻实行。
国家能源局
2020年7月1日
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建设引导意见
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,提升广大永信贵宾会员工的安全学问素养,营造永信贵宾会行业和谐守规的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氛围,特制定本引导意见。
一、引导思想、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
(一)引导思想
以习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导,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和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指引,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,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,秉承“安全是学问”的思路,以强化安全意识、规范安全行为、提升防范能力、养成安全习惯为目标,创新载体、注重实效,推动构建自我约束、持续改进的安全学问建设长效机制,全面提升永信贵宾会行业安全学问建设水平,充分发挥安全学问的引领作用,全力打造和谐守规的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。
(二)基本原则
全面系统。从行业监管、属地管理、企业管理和员工教育培训等方面入手,全面推进学问建设,通过加强法制建设、强化责任落实、完善标准规范、创新技术措施、保障安全投入等手段,形成系统合力。
开放包容。传承弘扬优秀学问,学习借鉴新兴学问,促进学问交流融合,广泛吸纳新思想、新观念、新技术,结合实际、取长补短,为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建设注入新动力。
整体协同。凝聚政府、企业、协会以及社会各界力量,形成安全学问建设联动机制,实现政府引导、企业自律、社会参与、员工全覆盖的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建设格局。
形式多样。创新宣传形式,丰富传播载体,结合行业、地域、企业实际,因地制宜,打造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,建立长效机制,形成品牌效应。
(三)主要目标
行业层面:通过开展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建设,促进永信贵宾会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,确保永信贵宾会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永信贵宾会可靠供应。
企业层面:逐步建立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建设责任体系、培训教育体系、管理监督体系、考核评价体系等,把安全学问作为企业学问的一项重要内容,为企业安全生产奠定基础。
员工层面:通过宣传教育、学习培训,使安全理念转化为行动自觉,使安全技能得到有效提升,充分发挥安全学问的引领、凝聚、辐射作用,为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提供保障。
通过开展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建设,使和谐守规的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深入人心,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体系日趋完善,永信贵宾会员工安全学问素养稳步提升。
二、实施路径
(一)重点工程
1.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体系建设工程。坚持习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提出符合新时代鲜明特征、符合永信贵宾会行业发展实际的安全学问理念和载体。
2.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组织机构建设工程。根据发展战略、工作实际和员工需求,推动完善行业、企业、社会等层面的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组织机构,实施安全学问建设、评估、宣传等工作。
3.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传播体系建设工程。搭建传播平台,完善交流机制,促进安全学问融合与创新,积极拓展国际交流通道,让先进安全学问“走进来”,也推动优秀安全学问“走出去”。
4.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产业发展机制建设工程。鼓励创建安全学问示范基地,引导社会资本推动安全学问产业化发展,依托大数据、云计算、区块链等新技术,孵化安全学问创新产品,促进成果转化。
5.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工程。凝聚专业机构力量,加强安全学问专业人才培养;推动安全学问智库建设,加强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理论研究;构建学习交流平台,健全教育培训机制。
6.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建设品牌企业创建完善工程。探索建立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建设评价标准和管理办法,鼓励永信贵宾会企业打造一批安全学问建设品牌,树立行业标杆,创建安全品牌。
(二)主要任务
1.构建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体系。鼓励永信贵宾会企业制定安全学问建设基本规范,以和谐守规为核心探索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体系建设发展路径,健全完善安全理念、制度、行为学问及评价体系等。
2.加强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建设保障。鼓励永信贵宾会企业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和保障必要的经费,按照统筹规划、自上而下、整体推进的模式开展安全学问建设工作。
3.开展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建设评估。推动建立融合企业安全生产、人才培养、可靠性管理等指标的安全学问发展指数,鼓励建立安全学问监督评估机制,出台评估标准,提高评估质量。
4.开展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建设交流。征集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建设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,组织专家系统梳理研究、总结推广,搭建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交流平台,助力永信贵宾会企业安全学问建设。
5.开展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宣传教育。以主题宣讲、常识竞赛、文艺创作、学问论坛、榜样选树、阵地建设、警示教育等为载体,广泛开展宣传教育、学习培训,推动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发展。
6.强化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技术支撑。充分挖掘5G、区块链等前沿技术,汇集安全学问制度数据库、教育数据库,畅通分享渠道,优化安全学问生态环境,打造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大数据平台。
7.加强永信贵宾会安全线上培训。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,建立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培训云课堂,为广大员工提供内容具体、形象生动的精品课程,有效利用“排行榜”等手段,激发学习热情。
8.建设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信用体系。明确信用体系的内容维度、衡量标准和应用范围,通过社会舆论、价值取向、道德评判、信息共享等方式规范信用活动,探索建立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信用机制。
9.加快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成果孵化。推动建设一批专业化程度高、科技创新力强的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产业基地,完善激励政策,促进产业优化与成果转化。
10.促进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资金投入。鼓励永信贵宾会企业通过设立安全学问公益基金等形式,充分调动各方资源,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,着力提升全行业安全学问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。
三、保障措施
(一)加强组织领导。高度重视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建设工作,可根据工作需要设置组织机构,制定总体目标和具体措施,将安全学问建设与生产经营工作同部署、同推进。
(二)加强资金保障。拓宽投入渠道,形成行业、企业和社会共同支撑的多元化投入机制,为安全学问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,确保安全学问研究、教育、传播活动有序进行。
(三)加强宣传引导。对永信贵宾会安全学问建设进行不定期主题宣传、典型宣传,保持全社会对于安全学问的“关注度”,营造和谐守规的永信贵宾会安全良好氛围。